首页 / 实时资讯 / 外汇储备“压舱石”三连升!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释放什么信号?

外汇储备“压舱石”三连升!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释放什么信号?

3838资料
3838资料管理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这是我国外汇储备连续16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也是连续3个月出现环比回升。

  国家外汇局表示,2025年3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发力显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外汇储备“压舱石”三连升!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释放什么信号?

  多名受访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已经帮助我国成功经受住了多轮外部冲击的考验,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例如,汇管研究院副院长、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告诉记者,我国外汇储备长期以来稳定在3万亿美元之上,是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远超排在第二的国家。如此雄厚的外汇储备资产,将继续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稳定运行,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不确定性提高的特殊时刻,其现实意义和战略价格尤其重要。

  黄金储备方面,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同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3月末黄金储备报7370万盎司(约2292.33吨),环比增加9万盎司(约2.80吨),2025年2月末为7361万盎司(约2289.53吨)。记者注意到,在金价迭创新高的大背景下,央行增持黄金的步伐自去年12月逐月放缓,2024年12月、2025年1月、2025年2月、2025年3月依次增持33、16、14、9万盎司。

  业内主流观点认为,提升黄金储备资产占比有利于国际储备多元化,实现保值增值。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向记者表示,目前黄金储备在中国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仍然较低,黄金储备总量与中国经济体量和外汇储备总量仍不匹配,再考虑到金融安全、储备资产多元化等方面的需求,未来还有继续增持黄金的空间。另据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此前测算,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中国增持黄金储备与国际金价(月均)之间为强负相关0.751,反映中国在增持黄金储备的过程中更加注意逢低买入而不是追高。

  外汇储备“压舱石”地位不减

  赵庆明进一步分析,3月份,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环比上月增加134亿美元,主要是由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贡献而来,背后反映的是我国良好、健康的国际收支状况。

  国家外汇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2%,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2025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延续合理规模顺差,外资投资境内股票和债券增多,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增强。外汇管理部门将积极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稳步扩大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着力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展望2025年,《报告》认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因素较多,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大。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国际收支稳健运行的内在基础更加坚实。2025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延续合理规模顺差,外资投资境内股票和债券增多,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增强。外汇管理部门将积极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稳步扩大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着力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告诉记者,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上月末增加134亿美元。

  数据显示,2025年3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3.2%至104.2,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Total Return Index USD Hedged)下跌0.4%;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5.8%。

外汇储备“压舱石”三连升!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释放什么信号?

  温彬认为,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潜能大,有充足的宏观调控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有利于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多元化、贸易结构升级以及人民币资产对外资吸引力持续提升,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稳定,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

  2025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在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时也表示,加力推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正如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所言,外汇储备将继续发挥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多元分散投资。未来将进一步推进专业化投资、科技化运营和市场化机构治理能力建设,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坚实支撑。今年以来,央行有关领导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央行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例如,今年1月,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上升,但中国的经济基础坚实,经常账户保持顺差,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有韧性,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了确定性和有力支撑。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仍有保障

  据新华社报道,4月2日,美国对外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计划,挑起全球范围贸易战,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中国在第一时间坚决实施必要的反制措施,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反对美国关税霸凌霸道行为,坚决捍卫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4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980,下调91点,创2024年12月3日以来新低。截至当日上午11点22分,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3132,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3223,双双跌破7.3关口。

  外部冲击之下,应该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对此,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不必太过担忧,特朗普挑起的关税冲突将增加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提升美联储降息预期,加之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预计美元指数走势偏弱,也将有利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稳。再者,中国央行拥有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并积累了丰富的汇率调控经验,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提到,“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价要保持基本不变,或固守某个具体价位,而是指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并与经济基本面变化相适应。年内来看,着眼于有效应对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弹性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但会持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管涛进一步指出,前两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限,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跌反升。最近这次,由于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措施超出市场预期,三轮关税累计达54%,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了短期冲击。但这是汇率对内外部冲击做出的正常反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依然具有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中国政府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挑战早就未雨绸缪,明确将防范化解外部冲击列为今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已部署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管涛表示。

  在管涛看来,去年底政策集中转向以来,国内经济回升、信心提振、风险化解、科技赋能等积极因素还在进一步积累。并且,中国有显著的制度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才人力资源等优势条件,有长远规划、科学调控、上下协同的有效治理机制等诸多有利条件。这是中国有效防范化解各种外部冲击的底气所在,也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强大保障。

  从高层表态来看,我国在应对外部冲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次也将从容应对。4月6日,人民日报发布评论员文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增强有效应对美关税冲击的信心》。文章指出,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坚决稳住资本市场,稳定市场信心,相关预案政策将陆续出台。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