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信号明确 “A+H”上市阵营不断壮大
4月3日,东鹏饮料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3月31日,江苏宏信登陆港交所;3月25日,宁德时代发布关于发行H股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的公告……近段时间,一些公司赴境外上市的动作频频,折射出企业赴境外融资的热度有所提升。
市场人士认为,有关部门近期释放“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等政策信号,将更好地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赴港上市升温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赴香港等境外地区上市数量增加明显。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今年以来共有11家中资股(包括红筹股、H股、中资民营股)上市,
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港股主板的上市条件更为灵活、宽松,同时增设18A、18C章科技企业上市专属通道,尤其对高市值、科创属性相对不足的公司有更大吸引力。
企业赴港上市热度有望继续提升。“一方面,港交所汇聚了众多高科技稀缺标的,持续推动新经济上市制度改革,为科技企业提供良好的上市平台;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化融资平台,港交所也可以起到为优质企业‘出海’保驾护航的作用。”魏伟说。
行业分布更广
东鹏饮料4月3日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蓝思科技已于3月31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宁德时代3月25日发布关于发行H股获中国证监会备案的公告……“A+H”上市阵营近期持续壮大,成为今年以来企业境外上市的亮点。
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表示,“A+H”两地上市,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投资者基础和筹资渠道。
从赴港上市后备企业所属行业的情况看,“A+H”上市案例行业分布较过去两年有所扩展。
魏伟分析,“A+H”上市案例新增了耐用品消费、有色金属、造纸与包装等行业的公司,体现了赴港上市的企业所属行业进一步扩散。软件服务、医药生物、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拟赴港上市的内地公司数量居前。同时,具备“出海”优势的企业,如为寻找更低生产成本而“主动出海”的家电、家庭用品,以及依靠优势产品开拓海外市场而“主动出海”的电气设备、硬件设备等行业企业的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迅实国际金融控股董事长应伟平表示,香港联交所2024年12月发布咨询文件,建议将“A+H”股公司H股占比要求从原先的15%下调至10%或市值30亿港元。这一调整为A股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更多灵活性,降低了上市门槛。“在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A股企业将选择赴港上市,预计‘A+H’股公司将成为2025年港股IPO的中坚力量。”应伟平说。
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有关部门有望加大对企业境外上市的政策支持力度。其中,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将进一步提升,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为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证监会近日召开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全体会议。据悉,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统筹发展与安全、监管与活力,加强协调机制运行经验的总结评估,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各部门政策衔接、监管协同和信息共享,更好发挥协调机制作用,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更大力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此外,有关部门将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政策落实落地,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资本市场要加快与科技企业结合,打造‘中国硅谷’,激发企业家精神,帮助科技企业融资发展、走向世界,推动更多科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未来成长为全球领先科技企业。”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祁斌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表示,我国科技企业近期在AI、机器人等领域集中爆发,仅大湾区就有数千家类似科创企业急需资本市场支持,以获取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人才等资源。
发表评论